引以为戒,211高校6人退学4人因为玩游戏,一时贪玩毁十年努力
因为沉迷网络游戏被退学的学生比例是最高的。在大学生群体中,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非常明显:一是会严重影响学习兴趣和状态,再优秀的学生一旦染上游戏瘾,很快就会迷失方向,比较典型的例子2019年理科高考状元、2020年湖南理科状元杜青云都曾以高分考入北京大学大,但是因为沉迷游戏,大三时被北大退学,不得不重新参加高考,虽然依靠扎实的基础再次考了高分,但是几年时间终究是浪费了。
二是严重影响学生的精神状态。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学生,与外界的接触和交流越来越少,逐渐脱离在班集体之外,对于老师和同学的劝说根本听不进去,西南交通大学的被退学的几位学生,老师和同学也为他们做了不少工作,但是都收效甚微。与家长的关系会越来越恶化,一方面,学习成绩达不到家长的期望和要求,另一方面学生又不愿家长干预自己玩游戏,家庭矛盾就会越来越激烈。
三是身体状况也越来越糟糕,个人形象邋遢。沉迷游戏的学生经常熬夜,睡懒觉,生活极不规律,不按时吃饭,逃课旷考成为家常便饭。在宿舍里玩游戏也经常影响同学休息,同学之间关系也非常糟糕。
四是,玩游戏的学生之间经常相互影响,部分想要脱离游戏,挽救自己的学生经常经不住诱惑,同伴一吆喝就会把自己的雄心壮志忘得一干二净。
大学生因为沉迷游戏被退学,网络游戏该不该背这个锅?从表面原因来看,网络游戏难脱干系,毕竟网络游戏的防沉迷系统对很多大学生来说形同虚设;但从深层次原因来说,主要还是学生本人自我管理能力不强,缺乏必要的自制力,经不住诱惑,在游戏里越陷越深。
大学里的发展,对个人的自主能力要求很高,不管是学习还是自我管理,但在中学阶段,很多学生并没有机会锻炼自己这方面的能力,大部分时间被反复刷题所占据,到了大学之后,空余时间增多,个人的自由空间也增多,约束少了,很多人就找不到方向,加上一些错误的引导,比如“高中辛苦,到了大学就轻松了”,让不少学生有了疲惫之后想要放松自己的想法。
所以比起高中,到大学后暴露的问题往往更多更集中,于是很多家长很不解:“为什么在高中非常优秀的学生,到了大学就跟变了个人一样。”其实只不过,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欠下的账,到了大学开始还而已,在大学才开始培养好的习惯,难度远比在中小学阶段养成好的习惯难得多。
当然,部分同学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能够及时醒悟过来,但前提是要发现及时,及时进行干预和引导,必要时引导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但部分同学却很难理解老师和家长的行为,甚至对家长和老师抱有强烈的抵触情绪。
凡事得有度,因为玩网络游戏,掩埋了自己十多年的努力,搞僵了家庭关系,伤害了自己身体,导致精神状态萎靡不振,怎么看也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面对诱惑,最有效的方式是依靠自己,哪怕对自己狠一点,也不要找各种借口和理由,咬牙坚持一段时间,少待在寝室,多出门运动,转移一下注意力,状态调整了,信心才能回来,事情才会慢慢向好的方向发展。
希望在读的大学生们,谨以此为戒。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