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雨潇:西藏为什么不是 “Tibet”?
三、汉语中的“藏”
不同于 “Tibet” 和“吐蕃”扑朔迷离的起源,今天汉语使用的“西藏”一词的来龙去脉则较为清晰。
西元9世纪吐蕃覆灭后,西藏地区分裂成众多部落。直到13世纪蒙古人在草原兴起,不久后蒙元开始统治西藏。
在1279-1281年,忽必烈在青藏高原地区设立了三个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吐蕃等处”(辖今青海和甘肃部分地区)、“吐蕃等路”(辖今西藏、青海和四川部分地区)和“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辖今西藏自治区西部大部分地区)。最后这个超长的名字里包含了三个地方,“乌思”“藏”和“纳里速古鲁孙”。
其中“乌思/乌斯”即“卫”(དབུས་,“dbus”),指的是今天拉萨市大部分、山南市和林芝市西部。“乌思”是藏语里“中央”的意思。明清时称这部分为“前藏”。
“藏”(གཙང་,“gtsang”),指今天日喀则市大部分地区。“藏”这个名字来自古地名,最初泛指雅鲁藏布江上游、日喀则以西、以北的广阔地区,早在松赞干布统一西藏和周边地区建立吐蕃政权之前就已经存在。由于时间久远,“藏”最初的含义已不可考,或来自藏语的“圣洁”一词。明清时亦称此地为“后藏”。
“纳里速古鲁孙”(མངའ་རིས་སྐོར་གསུམ,“mnga' ris skor gsum”)即今天的阿里地区。“纳里速”在藏语中意为“土地”或“领地”,“古鲁孙”的意思是“三围”或“三郭”。清朝将“纳里速”改译“阿里”。
历史上的“卫”“藏”“阿里”三地大致方位
四、“西藏”一词源自满语?
近代学者通常认为“西藏”的汉名为清朝创制并确定下来。例如我国近代藏学研究先驱任乃强指出“西藏”之名首次出现于康熙朝,到乾隆时代派驻“驻藏大臣”,西藏地名得以固定。1961年周恩来审查话剧《文成公主》时问到西藏地名的出处,要求史学界弄清楚语源。藏学家牙含章受命考证,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西藏’这一名称是清初创造出来的”[5]。
受上述研究的影响,至今仍有不少学者持此说。例如当代藏学家陈庆英等主编的《西藏通史》中介绍:“‘西藏’之名有明确内涵并被确定下来是在康熙朝”[10]。
在此说的基础上,近年来又出现“西藏”的名称起源于满语的说法。陈庆英在文章中指出,因为藏文“卫藏”中的“卫”和满文中的 “wargi” “读音相近”,所以是满人先用 “wargi dzang”(ᠸᠠᡵᡤᡳ ᡯᠠᠩ)翻译“卫藏”,然后由于 “wargi” 在满文中还有“西方”的意思,所以再翻译成汉语就变成了“西藏”[11]。
此说影响广泛,不仅出现在了网络百科和媒体报道里,而且见诸“中国西藏信息中心”等国内政府官方网站。更有台湾媒体在此说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宣扬汉语中的“西藏”一词是清人对满语的讹译,达到削弱“西藏”称呼正当性的目的。
台湾媒体基于陈庆英观点进一步称“西藏”一词是清人对满语的讹译(雅虎新闻)
我认为此说缺乏充足的证据,应属望文生义。
首先,据陕西师范大学的石岩刚先生考证,在1630年的《大金喇嘛法师宝记》满汉双语碑文中,汉文“乌斯藏”对应的满文是 "ucir-tu oron" ,这个词是对蒙文词的满文音写,意为“具金刚之地”。也就是说满人当时没有去音译“乌斯藏”,而是直接借用蒙文的佛教词汇称呼这片地方。石查阅更晚近的满文文献也未发现满语中出现了相应的词汇用来对应“乌斯藏”[12]。
更决定性的证据是,“卫”或“乌思”(དབུས་,"dbus")当时在藏语中的读音接近拼音的 /wü/,而满语“西方的”(“wargi”)一词发音接近 /war ki/,两词的发音有很大的区别,甚至连音节数都不同。经查证,在藏满双语发展的任何历史时期,“wargi” 从来就没有出现过类似 “dbus” 的发音。
此外我们通过查询清朝乾隆年间官方编纂的权威辞书《五体清文鉴》发现,藏语的“乌斯藏”或“卫藏”(དབུས་གཙང,“dbus gtsang”)在满文里对应的音写方法就是 ᠸᡝᡳᡯᠠᠩ (weidzang)[13]。可见就算满人想要音译“卫”或“乌思”,在满语里也能找到类似 /wei/ 的音,没有理由舍近求远去用 "wargi" 一词。
清朝官方编纂的辞书中藏语 ”dbus gtsang“ 对应汉语“西藏”和满文音写 ”weidzang“,从上到下依次为满文、藏文、满文转写藏文、满文音写藏文、蒙文、回文(察合台文)、满文音写回文、汉文。(《五体清文鉴》)
牙含章、陈庆英等人会得出“西藏”诞生于清朝或源自满语的结论,还是因为对史料的掌握不够全面。清朝官方编纂的《明史》中确实没有出现“西藏”一词,但是在被清朝列为禁书的其他明朝史料《明实录》和《皇明经世文编》中,“西藏”一词早已出现,而且具有相当明确的内涵。到清代康雍乾时期“西藏”成为法定的正式名称,这之间存在一条清晰的流传脉络。
所以更合理的解释是满清入关后接触了大量汉文文献,方才从明朝人哪里中学到了“西藏”的叫法和其含义(西海以西的藏地),到了康熙朝开始将汉文的“西藏”意译回满语创造了 “wargi dzang”(西边的藏)一词。说“西藏”是从满语翻译成汉语实为本末倒置。